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囊炎的主要病因:
胆结石:约85%-90%的胆囊炎病例与胆结石相关。当胆结石阻塞胆囊管时,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发炎症。
胆囊功能障碍:即使无胆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胆汁滞留,引起炎症。
感染: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2.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疼痛可能向右肩部放射。
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腹部检查时可能出现Murphy征阳性,即按压右上腹时导致吸气中断。
3.慢性胆囊炎的表现:
多为反复发作的轻度右上腹不适或钝痛,常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有关。
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胆囊壁增厚、萎缩,甚至形成钙化胆囊。
4.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查:血液中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炎症。严重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或发现胆结石;CT扫描或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
5.治疗方式:
急性期: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同时需保持禁食、防止加重胆囊刺激。对于病情严重者,需要行胆囊引流术。
慢性期:反复发作或伴随明显症状的患者,建议胆囊切除术,以彻底解除症状,预防并发症。
及时就医治疗胆囊炎可有效降低胆囊穿孔、胆管炎等并发症风险,应尽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系统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