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持久性行为模式:性格障碍一般在成年早期或者更早时期开始显现,并在不同情境下持续存在。患者表现出的行为与文化预期不符,并且这种行为模式是长期稳定的。
2.行为的僵硬性:行为模式往往是僵化的,难以调整,即使是在意识到这些行为可能带来负面后果的情况下。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灵活应对各种社会或个人生活中的压力。
3.功能受损:性格障碍通常导致显著的个人困扰或者在社交、职业等重要领域的功能缺陷。诊断时,重点在于这些特征是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4.排除其他原因:为了准确诊断,需排除由于物质使用、药物作用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所引发的类似性格障碍的行为。
5.专业评估工具:临床医生可能使用一些结构化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性格诊断问卷(PDQ-4+)等,以协助诊断。
有效的诊断需要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行为观察及量表测评。在进行性格障碍的评估时,重点考虑患者是否展示出持久且普遍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是否符合不同行为场景中表现出的问题,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