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沿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的交点处。百会穴具有提升阳气、安神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脑鸣。
2.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两个凹陷处。风池穴对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有显著效果,对于因风邪引起的脑鸣尤为适用。
3.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缘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可以滋补肾阴、安神定志,对因肾虚导致的脑鸣有良好疗效。
4.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约两寸处。内关穴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由心理压力引发的脑鸣。
5.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脊外一横指、髌骨下缘横指四指处。足三里穴能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对改善全身状态从而缓解脑鸣有着积极影响。
6.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鸣均有一定疗效。
针灸疗法需在专业针灸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脑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