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和分类
儿童尿失禁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尿失禁是指从未彻底控制过排尿的情况,常与遗传、睡眠过深有关。继发性尿失禁则是在已有一年以上的控制能力后再次出现问题,可能与心理压力、泌尿系统感染等相关。
尿失禁分为夜间和日间两种类型,夜间尿失禁更常见,占尿失禁病例的80%。
2.诊断
初步评估包括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尿液分析和超声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心理评估可能也需要考虑,以判断是否存在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
3.防治方法
行为疗法:鼓励定期排尿,尤其在白天,每2-3小时一次。夜间限制饮水,并在睡前提醒再次排尿。
强化训练:利用闹钟帮助孩子在夜间定时醒来排尿,有助于培养夜间自主排尿意识。
药物治疗:对于行为疗法效果不佳的儿童,可考虑使用抗利尿激素类药物或膀胱松弛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理支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避免责备或惩罚,有助于减轻孩子的焦虑和自卑感。
4.家庭支持
父母应保持耐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并支持他们的努力。
制定奖励机制,如连续干燥多个夜晚后给予小奖励,增强孩子的信心。
大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改善尿失禁问题。如果症状持续且影响日常生活,需要考虑进一步的医疗介入。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在康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