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通常用于急性炎症发作期,但需控制剂量和疗程以减少长期副作用。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等,这些药物可以减缓疾病进展。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炎症因子的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等,可以更精准地控制炎症。
局部治疗:如果局部关节症状严重,可注射激素到受累关节内以快速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热敷或理疗:利用热疗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
康复训练: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手指、小关节的功能锻炼,以维持或恢复活动能力。
辅助工具:使用护具、夹板等支撑关节,减轻负担并防止畸形。
3.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运动:选择对关节负荷较小的低冲击运动,例如游泳或瑜伽。
均衡饮食:增加富含抗氧化成分、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深海鱼、坚果等。
避免劳累过度:避免关节处于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状态。
4.监测与随访:
定期检测:包括血液指标(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和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
及时发现和干预:若有新的症状或关节结构改变,应尽早调整治疗策略。
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减轻小关节受累的影响,同时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