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或肾功能问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这类药物需要定期监测副作用。
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生物制剂,例如TNF抑制剂,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但费用较高且需专业指导。
2.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是减轻关节压力的重要措施。每减少1公斤体重,膝盖承受的额外压力可减少约3公斤,有助于缓解关节负担。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例如坐着或站立过久,因为会加剧关节僵硬和疼痛。
坚持健康饮食,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抗氧化物丰富的蔬果对症状缓解有帮助。
3.适度运动:
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稳定关节,同时不会对关节产生过度冲击。
拉伸和柔韧性训练能够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建议每日进行10到15分钟。
如果有明显疼痛或肿胀,可以通过局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而热敷更适合慢性疼痛。
4.定期医学检查:
关节炎可能伴随骨质变化或软组织损伤,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MRI有助于了解具体病程。
血液检测可评估炎症指标,例如C反应蛋白水平,帮助判断治疗效果。
年轻时出现关节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背景或过度使用关节有关,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