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明确炎症活动状态:
肿胀和发热通常是炎症反应的表现,即使没有明显疼痛,也可能提示疾病正在活动。建议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以评估全身炎症水平。
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或磁共振)可以帮助进一步评估关节内是否存在滑膜炎、积液或骨损伤。
2.调整药物治疗:
如果确认为炎症活动,可以与风湿免疫科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基础治疗药物。例如,甲氨蝶呤或生物制剂的剂量可能需要优化。
短期内可考虑添加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局部症状,但使用前应确保没有胃肠道溃疡、心血管疾病等禁忌症。
如果症状严重且持续存在,医生可能会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3.注意局部护理:
炎症急性期避免过度使用患处关节,可通过夹板固定或减少活动量来保护关节。
局部使用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发热,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即可。
4.排除感染风险:
如果肿胀和发热伴随红斑或全身不适,应警惕感染性炎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免疫抑制治疗的背景下。必要时需行抽取关节液检查排除感染性滑膜炎。
5.长期监测和康复:
建议定期复诊,关注疾病的整体控制情况,预防慢性关节畸形。
平时可结合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增强手指灵活性,但需避免影响关节稳定性的高强度活动。
早期明确原因并合理处理能够减少对关节的长期损害,同时要密切与专科医生沟通,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