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休息:适当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加重肌肉和筋膜的负担。每日活动量应调整,以感到舒适为准。
2.热敷或冷敷:在疼痛初期,可以使用冷敷来减少炎症和肿胀,每次15-20分钟。若疼痛持续,可以改用热敷来帮助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3.物理治疗:进行专业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拉伸练习等,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咨询专业物理治疗师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减轻疼痛和炎症。遵循医嘱确保安全用药。
5.调整锻炼方式:在恢复期间,应避免高强度的训练或长时间重复动作。慢慢增加活动强度,以让身体逐渐适应。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调整恢复方案。如果症状未见好转或恶化,需及时就医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