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血糖水平偏低
夜间长时间未进食,体内血糖浓度可能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其胰岛功能可能有所衰退,对血糖调节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低血糖会导致疲乏无力、头晕甚至心慌。
2.胃酸分泌过多
凌晨时段是胃酸分泌的高峰期。如果胃中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可能会产生一种“空腹饥饿感”。这种感觉会让人误以为胃部不适或空虚,从而进一步引发身体的不适。
3.夜间脱水
夜间睡眠过程中,人体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水分,但通常不会补充水分。轻微脱水状态可能引起乏力、口干以及肠胃功能受限,进一步强化胃部空虚感。
4.睡眠质量不足
老年人中常见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影响夜间的体力恢复。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晨起后精神不振,伴随乏力感觉加重。
5.营养摄入不足
如果晚餐过于清淡或摄入能量不足,可能无法为夜间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直接导致晨起时能量匮乏、无力和饥饿感。
6.合并基础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脏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引起晨起乏力及胃部不适。这些疾病通常还伴有其他症状,需要进一步诊断。
早晨起床后,如果持续感到乏力或胃部空虚,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习惯,确保晚上摄取适量碳水化合物,并注意保持充足水分。必要时可以进行健康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