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腰椎间盘突出:
病理机制:腰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当纤维环破裂或损伤时,髓核可能突出到椎管内,压迫神经根。
症状表现:突出导致腰痛、坐骨神经痛及腿部麻木、刺痛等症状。疼痛通常因体位变化或运动加剧。
治疗方案: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理疗、药物镇痛以及手术干预以减轻神经受压。
2.腰椎间盘退化:
病理机制: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减少,弹性下降,纤维环变弱。长期负荷可导致椎间盘变形或塌陷,但不一定会突出。
症状表现:退化可能引起慢性腰痛,但因神经受压较少,往往症状较轻或无神经病变表现。
治疗方案: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锻炼、姿势矫正及镇痛药物。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以稳定脊柱。
腰椎间盘突出与退化主要区别在于病理过程和症状表现。突出涉及物理挤压导致急性症状,而退化则为慢性变化引起渐进性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