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体温调节机制: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体内的下丘脑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增加体温。这包括肌肉的非自主性收缩,即颤抖,以生成热量。小孩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能力较成人弱,因此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2.保暖不足: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如果衣被太薄或室温过低,会导致体温下降,触发身体的保护机制,引起发抖。尤其是在冬季,夜间气温下降明显,若房间没有有效的供暖措施,可使得室内温度低于儿童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
3.代谢率和脂肪层:儿童的新陈代谢率较高,相应的产热也较多,但他们的皮下脂肪层较薄,对保持体温的效果不如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在环境温度略有变化时感到寒冷并表现出发抖。
4.健康状况:虽然发抖多为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烧、乏力或食欲不振,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诊断。
确保孩子夜间房间温度舒适,穿着合适厚度的睡衣,并使用适当的被褥以保持温暖是重要的。如果发抖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