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治疗效果评估:在灌肠治疗后,首先评估狭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果症状明显缓解,可暂时推迟手术,继续观察和保守治疗。
2.狭窄程度:根据内窥镜或其他影像诊断结果,判断狭窄的具体程度。对于严重狭窄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有效改善的病例,可能需要尽早安排手术。
3.并发症风险:存在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在短期内进行手术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4.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使得可以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以提高成功率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时机需要由专业医师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密切与医生沟通,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