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感染导致尿中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泌尿感染导致尿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泌尿系统的炎症反应。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当其中任何部位受到感染时,都会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可能导致尿中出现血液。

1.泌尿系感染常见于女性,因其尿道较短且接近肛门,易于细菌入侵。约有50%至6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尿路感染。

2.大多数泌尿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占80%至90%。病原体引发的炎症可能损伤泌尿道黏膜,进而导致小血管破裂,致使红细胞泄漏进入尿液。

3.急性膀胱炎是最常见的泌尿感染形式之一,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并伴随肉眼可见或显微镜下检出的血尿。

4.肾盂肾炎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高热、腰痛以及血尿。此类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如败血症。

5.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或存在泌尿道梗阻的人群更易发生泌尿感染并导致血尿。

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如肿瘤、结石及创伤后,确诊泌尿感染需进行尿液分析及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饮水充足、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