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核磁共振上描述脊椎型颈椎病

2025-07-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脊椎型颈椎病的有效工具。通过MRI,可以观察到与此疾病相关的颈椎结构变化和神经受压情况。

1.椎间盘退变:在脊椎型颈椎病中,椎间盘退变是常见特征。MRI可以显示出椎间盘水分减少、信号强度下降以及可能伴随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这些变化通常表现为T2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

2.骨赘形成:随着疾病进展,椎体边缘可能出现骨赘(骨刺),这些结构也可在MRI上显示出来。它们通常位于关节面和椎体缘,与椎间盘退变共同作用,对周围神经结构造成压力。

3.椎管狭窄:由于椎间盘退变和骨赘形成,椎管可能变得狭窄,这在MRI上表现为椎管内径减小。严重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临床症状加重。

4.黄韧带肥厚:黄韧带增厚也是常见表现,它会进一步加剧椎管狭窄,并且在MRI上可通过对比观察到其厚度增加。

5.脊髓受压: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MRI可能显示脊髓受压甚至出现高信号改变。这种变化提示脊髓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通过以上影像学特点,MRI能够帮助医生评估颈椎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适量的颈部运动,以预防或减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