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吸氧疗法:
轻度至中度肺功能衰竭常采用鼻导管或面罩进行低流量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严重肺功能衰竭可能需要高流量鼻导管或呼吸机辅助,以确保充分的氧合。
2.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气流。
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阻力。
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祛痰药:如氨溴索,有助于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3.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NPPV):适用于部分有自主呼吸但气体交换不足的患者,通过面罩提供持续的正压支持。
有创机械通气:对严重肺功能衰竭且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无法满足需求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进行通气支持。
4.手术干预:
肺移植:对于终末期肺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纤维化,肺移植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胸腔镜手术:可用于清除积液或脓肿,恢复肺组织的正常功能。
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严重哮喘患者,减少气道平滑肌厚度,缓解症状。
根据具体病情,医生会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禁忌症,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