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癌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分子或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ALK重排等)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这些药物旨在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少。
2.疗效和局限性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EGFR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患者,有约70%-80%会出现肿瘤缩小或稳定的情况。
使用ALK靶向药(如克唑替尼)的患者中,大约60%-70%的人会看到肿瘤明显缩小。
靶向药物通常无法彻底消除所有癌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再次进展。
3.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靶向药物经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免疫疗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因为每个患者的基因型和疾病进展情况不同,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调整。
尽管靶向药物不能彻底消除所有肺癌肿瘤,但它们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与医生紧密合作,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