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史采集: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包括当前的视觉问题、过去的眼科疾病、全身健康状况以及家族史。这一步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
2.视力测试:使用标准视力表(如Snellen表)来测量远视力和近视力。患者需站在一定距离处读取字母或符号,以评估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3.屈光检查:通过验光仪器(如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测量屈光度数,确定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的问题,并提供镜片度数建议。
4.眼压测量: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内压力,这对于排除青光眼等高眼压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5.裂隙灯检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球前段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能够检测角膜炎、白内障等前段病变。
6.眼底检查:使用检眼镜或眼底照相机检查视网膜、黄斑区和视神经。此步骤可以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后段病变。
7.视野检查:进行视野测试(如手动周边视野计或自动视野计)以检测视觉范围,判断是否存在视野缺损,如青光眼或视神经疾病引起的视野丧失。
8.色觉检查:通过色盲图(如Ishihara色盲测试图)评估色觉能力,筛查色盲或其他色觉异常。
眼科检查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每一步都有助于全面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