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辨证施治: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候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见的症候类型包括肝风内动型、痰热扰心型、脾虚痰盛型等。
肝风内动型:多表现为眨眼、摇头、耸肩等,治疗以平肝熄风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痰热扰心型: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睡眠不安等,治疗以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为主,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脾虚痰盛型: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治疗以健脾益气、化痰宁心为主,可用六君子汤加减。
2.中药治疗: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常用中药包括天麻、钩藤、石菖蒲、黄连、茯苓等。这些药物分别具有镇静安神、清热化痰、健脾消食等功效。
3.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印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和抽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推拿疗法:中医推拿通过手法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缓解抽动症状。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推拿头面部、推按四肢、捏脊等。
儿童抽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治疗过程需长期坚持,注意合理膳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