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湿热下注型: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丘疹或小水疱,伴有瘙痒、红肿。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湿热蕴结于皮肤所致,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原则进行治疗。常用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药材包括龙胆草、生地黄、黄芩、栀子等。
2.血虚风燥型: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伴有瘙痒。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较弱者,认为是血虚生风,肌肤失养而发病。治疗上应以养血润肤为主,方剂如当归饮子,常用药材包括当归、生地、白芍、丹参等。
3.脾虚湿盛型:患者常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皮损表现为丘疹或水疱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是脾胃功能低下,湿气内生,故采用健脾除湿的方法,方剂可选参苓白术散,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同时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