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肠道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胃肠道发炎,引发腹泻和便血。这类感染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和呕吐。
2.消化道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鲜红色便血。患者可能同时感到上腹部疼痛。
3.憩室出血:结肠憩室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憩室出血通常无预警,可能导致大量鲜红色便血。
4.肠息肉或肿瘤:肠道内异常增生的组织如息肉或肿瘤可能导致出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降低癌变风险。
5.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都是炎症性肠病,可能引起慢性腹泻、腹痛和便血等症状。
6.血管疾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血管问题也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此类情况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7.药物影响: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的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应考虑其可能影响。
如出现便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并给予适当治疗。便血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征兆,必须认真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