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排查基础病因
经常性腹痛的肠道问题可能包括: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通常伴随腹泻或便秘,约10%-15%的成年人受到影响。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慢性腹痛并伴随血便等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2%-0.3%。
肠道感染:急性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会引发短期腹痛,尤其与不洁饮食和水源有关。
乳糖不耐受或麸质敏感:这些属于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高达90%左右。
2.改善饮食结构
摄入充足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蠕动,但应避免过量,否则可能引起胀气或加重不适。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纤维。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及过凉或过热的食物,这些可能加剧肠道负担。
增加益生菌来源,如酸奶或发酵食品,有助于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平衡。
3.规律作息与压力管理
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会影响肠道神经系统,导致腹痛反复。保持每晚7-8小时睡眠且避免长时间焦虑十分重要。
定期运动既能促进肠道蠕动,又能缓解压力,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或瑜伽。
4.必要时药物干预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以下治疗手段:
缓解胃肠痉挛的药物,如解痉剂。
针对腹泻或便秘的对症治疗,如止泻药或渗透性泻剂。
抗炎治疗,用于控制炎症性肠病的活动状态。
如果症状长期存在且严重,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胃肠镜或影像学评估。
长期腹痛不可忽视,应尽早明确原因,以避免病情进展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