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新生儿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占比高达80%以上。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结构的问题,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这些异常会增加尿液滞留的风险,从而为细菌生长提供条件。
2.泌尿系统解剖异常是导致新生儿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有30%-50%的新生儿首次尿路感染可能伴随某种形式的解剖异常,包括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盂等。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治疗,细菌可能通过上行感染累及肾组织,引发肾盂肾炎甚至影响肾功能。
3.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可能是提示潜在肾脏疾病的信号。例如,肾小管功能障碍或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可能表现出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瘢痕形成,进而损害新生儿肾脏的长期功能。
4.医学影像检查在明确是否存在肾脏问题方面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可以识别肾脏和输尿管的解剖异常,而静脉尿路造影或核医学扫描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
尿路感染应尽早进行诊治,以避免潜在肾脏并发症。如果发现异常,还需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或长期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