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的形成和流动
尿液是由肾脏生成并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尿液流动的持续性有助于排出小型尿结石,尤其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更易随尿液一起被排出。
2.尿路的机械运动
输尿管壁的平滑肌会产生规律性的蠕动,这种肌肉收缩推动尿液向下流动,同时也可以帮助将小型尿结石挤压至膀胱,再通过尿道排出。研究显示,60%-70%的小型输尿管结石能够自然排出。
3.人体姿势和活动的影响
日常活动、运动或跳跃等行为会对尿路内的结石造成一定的机械震动和压力,这可能促进结石的移动和排出。一些建议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以加速结石的排除。
4.水分摄入与尿液稀释
增加水分摄入能够增加尿液的总量,从而提高尿流速,有利于冲刷和排出结石。每天饮水量达到2-3升可显著减少尿结石在尿路中的停留时间。
5.药物辅助
钙通道阻滞剂或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以松弛输尿管的平滑肌,降低结石通过时的疼痛,同时增加输尿管的直径,有利于结石排出。
6.结石的大小与形状
结石的直径、形状和表面光滑度决定了是否容易随尿液排出。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能自行排出,而大于10毫米的结石则较少可能通过自然方式排出。
尿结石的排出过程可能引发剧烈绞痛或血尿,应注意监测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如果结石未能排出或造成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则需考虑体外碎石、内镜手术等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