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起始位置:大部分尿路结石起源于肾脏,尤其是肾盂和肾小盏部位,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尿液浓度较高,更容易形成晶体沉积。
2.移动方向:结石通常会随着尿液流动,从肾脏进入输尿管,而后沿输尿管向下移动至膀胱。
3.易滞留部位:
输尿管肾盂连接处:这是输尿管的起始部位,直径相对较小,容易卡住较大的结石。
输尿管跨越髂血管的部位:该位置由于受周围解剖结构影响,管腔较窄,也是结石易滞留的地方。
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接近膀胱时,输尿管再次变窄,此处也是结石困阻的第三个高发点。
4.排出过程:当结石进入膀胱后,往往在尿液压力下被推进尿道,并最终随尿液排出。若尿道狭窄或结石体积过大,可能导致排出困难。
5.疼痛特征: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尤其是通过输尿管时,会引发剧烈的阵发性腰腹部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向下放射,即从腰背部传至腹股沟或会阴部。
尿路结石的移动路径直接受泌尿系统解剖特点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结石大小、形状以及泌尿道通畅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