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病因:肺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如炎症、感染或非癌性增生。它们也可能代表早期肺癌。在良性和恶性疾病之间正确鉴别是实施靶向治疗前的关键步骤。
2.靶向治疗的适应症:若肺结节被确诊为恶性,一些分子检测可以帮助识别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这些突变会影响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通过靶向药可以抑制这些异常信号。具体使用何种药物取决于所检测到的基因突变类型。例如,EGFR突变常用厄洛替尼或奥希替尼,而ALK重排则可以使用克唑替尼。
3.治疗有效性与风险:靶向药物已被证明对某些基因型的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响应率和更好预后。靶向治疗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治疗反应。
对肺结节进行靶向药物匹配在合适情况下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但必须在详细诊断和个体化评估基础上实施,以确保最佳的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