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疗常见的方式包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激光治疗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等。这些方法通过切除或缩小前列腺组织,减轻尿路梗阻,通常可以缓解排尿困难,并改善生活质量。由于手术过程中涉及神经、括约肌等结构的损伤风险,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症状。
2.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男性前列腺手术后的主要类型,发生率约为4%-10%,多由尿道外括约肌受损引起。急迫性尿失禁与手术诱发的膀胱过度活动有关,其发生率较低但也需要关注。
3.手术后早期尿失禁较为普遍,大多数患者在几周至数月内可通过康复训练(如骨盆底肌肉锻炼)逐渐恢复排尿控制能力。少部分人因术中神经或括约肌严重损伤,症状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甚至成为永久性问题。
4.影响术后尿失禁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膀胱功能状态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经验等。例如,高龄男性或存在明显膀胱顺应性降低者,术后尿失禁风险更高。
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均需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在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尿失禁症状可得到缓解或消失。对于持续性尿失禁,可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进一步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