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病率和性别差异
尿结石在儿童中的总体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10至30人,而男性的发生率略高一些。尽管如此,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发病率显著较低。
2.常见诱因
(1)代谢异常:约30%-50%的儿童尿结石患者与代谢紊乱有关,如高尿钙症、高草酸尿症或胱氨酸尿症。
(2)感染因素:上尿路感染也可能导致结石形成,尤其是尿路梗阻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儿。
(3)饮食和水分摄入不足:高蛋白、高盐饮食以及饮水过少会增加尿液浓缩,从而提高结石风险。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尿结石病史的孩子患病概率更高。
3.临床表现
儿童尿结石的症状包括腰腹部疼痛、尿血(血尿)、排尿困难,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能无明显症状,仅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4.诊断手段
医生通常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液分析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确认是否存在尿结石,并评估其成分和位置。
5.治疗方式
小于5毫米的结石一般可通过多饮水促进自然排出;较大的结石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干预。
应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特别是避免高盐分和高蛋白质摄入,督促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如果出现腹痛、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