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缓解慢性疼痛:研究表明,针灸能对慢性疼痛如腰痛、关节炎和偏头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项分析指出,超过70%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感觉疼痛有所减轻。
2.改善情绪障碍:针灸也被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有研究显示,针灸能显著降低焦虑评分,其效果与一些药物相似。
3.支持癌症治疗:针灸可用于缓解癌症治疗过程中的某些副作用,如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数据显示,针灸使这些症状的发生率降低了近40%。
4.促进康复:对于中风或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针灸可能帮助改善运动功能和加快康复进程。
5.其他潜在益处:针灸还被用于治疗失眠、过敏、肥胖等多种健康问题,但这些应用仍需更多科学研究进行验证。
针灸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其有效性因人而异,并且应由专业的执业医生进行操作。在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方案时,应结合个人的具体健康状况和其他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