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女性在怀孕期间患有高血压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这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等,并有可能导致胎盘早剥、早产或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数据显示,约2%-8%的孕妇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而年龄较大的女性风险更高。
2.治疗和管理:在血压偏高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压监测。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可能需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某些药物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在怀孕期间是不推荐使用的,因为它们可能对胎儿有害。在选择药物时,医生会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生活方式调整:通过改善饮食(如低盐饮食)、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烟酒以及管理体重,可以帮助控制血压水平。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血压的管理,也对整个妊娠过程中的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4.定期产检和专业指导: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孕妇,定期的产前检查至关重要。通过超声波、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测等手段,医生可以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和母体的健康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怀孕前和怀孕期间的血压管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十分重要。通过与医疗专业人员合作,以及实施适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可以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妊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