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具有抗炎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他汀类药物常见品种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2.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另一种选择是氯吡格雷。使用这些药物可以减少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几率。
3.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控制血压,减轻动脉壁的压力,从而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
控制动脉硬化不仅仅依赖药物,还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饮食健康、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及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