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酶的种类及功能:
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每毫升唾液中大约含有10-50个单位的淀粉酶。
胃蛋白酶:由胃腺分泌,在酸性环境下活性最佳,主要负责将蛋白质分解为较小的多肽。正常情况下,胃每小时能分泌约100毫升胃液,其中含有0.5%的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分泌自胰腺,分别负责分解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发挥作用,每天可分泌500-1000毫升含有这些酶的胰液。
蔗糖酶、乳糖酶和麦芽糖酶:位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协助分解相应的双糖。小肠每天大约能处理到20克左右的双糖。
2.酶的工作原理:
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度。例如,消化道内的温度和pH环境非常适宜酶的活性,使得酶能以极高的效率完成食物的分解。
酶的专一性:每种酶通常只催化一种特定的化学反应,因为它们与底物之间具有高度的匹配度。这种专一性能提高消化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反应。
3.酶的调控与影响因素: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显著。人类消化系统的酶大多在37摄氏度左右、特定的pH范围内(如胃蛋白酶在pH值2左右,小肠酶在pH值7-8)表现出最佳活性。
营养状况、病理状态和药物等都可能影响酶的产生和活性。例如,某些胃药可以通过提高胃部pH值,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酶在消化过程中,通过对食物进行高效的生化分解,使机体能够有效吸收营养。了解酶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