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酸分泌过多:空腹时胃酸分泌增多,强烈的胃酸会刺激胃壁,引起胃痛。进食后,食物可以部分中和胃酸,从而缓解刺激。
2.胃黏膜敏感性增加:当胃黏膜屏障受损,例如胃炎或者长期不规律饮食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会导致胃对胃酸更加敏感。当胃中没有食物时,胃酸直接接触黏膜,容易引发疼痛。
3.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而进食后因食物覆盖溃疡面临时缓解疼痛。这种情况尤其因为未经治疗可能会恶化。
4.胃动力异常:胃排空时间延长、蠕动功能减弱等问题可导致空腹时胃内容物停滞,加重胃部不适。
5.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饮酒、饮用浓茶咖啡,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使胃在空腹状态下更易出现疼痛。
建议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减少刺激,如少量多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及控制烟酒摄入。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表现,例如呕血、体重显著下降或黑便,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