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小三阳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若伴有肝硬化,应分析病毒活跃程度及肝功能状态:
定期检测乙肝病毒DNA水平,评估病毒复制情况。若病毒载量高且ALT升高,需考虑抗病毒治疗。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若病毒复制不活跃且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可采取观察策略,但需定期随访。
2.肝脏保护与对症治疗
肝硬化早期尚有一定的可逆性,通过措施减轻肝脏损伤、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
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等,改善肝细胞功能。
若出现门静脉高压表现(如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需监测相关指标,有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治疗或用药控制。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叶酸和锌,避免代谢紊乱。
3.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延缓病情至关重要:
禁酒是首要原则,酒精会直接加重肝脏损害。
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盐和加工食品,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豆制品等)。
保持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劳累。
4.定期随访与监测
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肝脏彩超、弹性成像)以评估肝硬化进程和早期肝癌筛查。
关注是否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并发症表现,早发现早治疗。
肝硬化虽不可完全逆转,但通过规范管理、联合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延缓其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