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针对乙肝),或直接抗病毒药物(针对丙肝)。这些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戒酒是最关键的措施,可显著改善病情并降低肝硬化风险。
脂肪性肝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及增加运动量能够有效逆转脂肪肝。
2.保护肝脏功能:
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以帮助修复受损肝细胞,提高肝功能。
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尤其是在营养不良的患者中,有助于肝细胞再生。
3.定期监测病情:
肝脏彩超可以评估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展情况。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病毒载量测试,可动态追踪治疗效果。
4.应对并发症:
肝硬化导致的腹水,需要低盐饮食结合利尿剂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穿刺放液。
肝性脑病则需通过限制蛋白摄入和服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
5.晚期或难治性病例:
对于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选择。
无论是哪种肝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尤为重要。同时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