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期诊断: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在心肌损伤发生后数小时内升高,有助于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
2.风险评估:通过测量心肌标志物浓度,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3.治疗监测:连续监测心肌标志物水平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例如,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标志物水平下降表明治疗有效,而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心肌继续损伤。
4.预后判断:心肌标志物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较高的水平通常意味着较差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因此可以作为评估患者未来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
心肌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