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因素
黄体是排卵后形成的一种内分泌结构,通常会自然萎缩或转变为白体。在黄体萎缩过程中,其血管可能出现脆弱状态,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破裂。这种情况多见于月经周期的中后期。
2.外力性创伤
在剧烈运动、跳跃或腹部受到撞击时,外部压力可直接作用于卵巢,引发黄体破裂。这类情况较为突然,通常伴随急性腹痛。
3.血管病变与凝血功能异常
某些女性可能存在卵巢局部血管异常,例如异常扩张、血管壁薄弱或血流压力过高。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也可以增加黄体破裂后的出血风险。
4.孕激素水平波动
怀孕初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黄体可能需要维持一定时间。如果此时发生激素紊乱如孕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也可能影响黄体结构稳定性,最终导致破裂。
5.性生活相关应激
由于性交时可能引发盆腔器官的局部应激反应,尤其是在黄体发育阶段的敏感时期,容易造成黄体压力增大并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的下腹疼痛,多为一侧。若伴随大量出血,还可能出现头晕、心率加快或休克等全身症状。当怀疑有黄体破裂时,应尽快就医,通过B超检查和血液指标进行诊断,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止血及修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