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早期康复阶段(术后1-2周):
主要目的是控制疼痛和肿胀。冰敷可用于缓解肿胀,每次约15-20分钟。
使用拐杖行走以减轻膝关节负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负重程度。
进行被动活动练习,如踝泵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2.中期康复阶段(术后3-6周):
开始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目标是达到90度的屈曲角度。
加入静态肌肉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帮助增强肌力。
增强本体感受训练,改善关节稳定性。
3.后期康复阶段(术后7-12周):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包括直腿抬高、静蹲、髋部肌肉强健练习。
提升平衡与协调性,通过单腿站立等练习进行训练。
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始慢跑和轻度有氧运动。
4.长期康复(术后3个月以上):
持续增强软组织的灵活性和耐力训练。
逐步恢复到术前的运动水平,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和激烈体育活动。
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并定期就诊复查。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