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此穴位属于肝经,主要用于疏肝理气,缓解由于情绪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肋间疼痛。
2.章门穴: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之下。此处为脾经募穴,用来调节脾胃功能,能够有效缓解由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胁肋疼痛。
3.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其为胆经合穴,常用于疏通胆经瘀滞,改善胆囊及肝胆功能失调造成的肋部不适。
4.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刺激此穴,可达到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效果,缓解肋间疼痛。
5.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作为胃之募穴,它常被用来调节脾胃功能,帮助缓解因消化不良等问题引发的宽胁痛感。
以上这些穴位通过不同的经络和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双肋疼痛。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组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查找根本原因以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