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毒入侵:狂犬病毒通常通过唾液由受感染动物传播。一旦被咬伤或抓伤,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直接进入人体。
2.局部复制:在初始阶段,病毒会在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和结缔组织中进行有限的复制。这一阶段病毒仍然局限于局部区域,并未扩散至全身。
3.神经系统传播:狂犬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它会寻找到周围的运动神经末梢并侵入。在侵入神经细胞后,病毒沿着神经纤维逆行向中枢神经系统进发。此过程可以非常缓慢,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但也可能更长。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旦病毒抵达中枢神经系统,它会迅速繁殖,并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此时患者可能开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发热、焦躁不安、恐水等典型表现。
5.向其他器官扩散:从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毒进一步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唾液腺、眼睛、皮肤和心脏等。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疾病,一旦症状出现,病死率接近100%。重要的是在任何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进行伤口清洗和免疫预防,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采取及时且正确的医疗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