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
尽量保持固定的生物钟,即使是夜班结束后的白天休息,也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通常成人需要7-9小时高质量的睡眠。建议在白天睡觉时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并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2.饮食调节
夜班前进食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和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的餐食,可以提供持久的能量。工作期间可适当摄入低脂零食或水果,如香蕉、坚果等,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3.适度摄入咖啡因
咖啡因可以短时间内提升注意力,但需避免过量摄取,每天总量不应超过400毫克(大约等于4杯中杯咖啡)。建议在上班初期喝咖啡或茶,而不宜接近下班前或临近睡眠时饮用,以免影响休息。
4.增加身体活动
工作间隙进行简单活动如伸展、步行,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驱散困意。如果条件允许,每隔1-2小时站起来活动5-10分钟。
5.优化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场所的亮度,尤其是蓝光频段的光线,有助于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使人更清醒。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流通,避免封闭、闷热的环境加重疲劳感。
6.短时间小憩
如果条件允许,在工作过程中安排15-20分钟的小睡,可以有效改善警觉性和工作效率。但需避免长时间睡眠以免产生“睡眠惯性”,导致起身后更加昏沉。
7.监测健康状况
长期夜班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慢性疲劳、高血压、消化功能异常等问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夜间工作时保持较高的精神状态,同时需要关注长期的身体适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