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了解病情:中度焦虑症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过度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易疲劳、睡眠障碍以及身体紧张等。明确自己的症状来源可帮助更好地进行调整。
2.调整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例如,每晚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避免摄入高咖啡因和高糖食物,同时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和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和绿叶蔬菜。
3.运动干预: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或瑜伽,可释放体内的内啡肽,减少压力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情绪。
4.呼吸训练与放松技巧:通过腹式呼吸法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可有效降低生理上的紧张感。如每天练习5次,每次1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
5.认知行为调整:记录引发焦虑的具体事件和想法,通过反思和正面替代来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例如,把“可能出错”转换为“即使出错也有办法补救”。
6.寻求社交支持: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分享心理困扰,可减少孤立感。在必要时,也可以加入支持小组,获得同伴支持。
7.限制信息输入:避免过度关注负面新闻或信息,以免加重焦虑。同时,每天设定固定时间段处理与工作或学业相关的问题,防止长期处于压力状态。
学会自我调节虽然对中度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如果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未见缓解,建议及时就诊,由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