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内分泌系统紊乱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加速代谢,常表现为心悸、烦躁和易怒。更年期的激素波动也容易引发类似的情绪反应。
血糖水平波动对情绪有重要影响。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可能感到焦虑和易怒。
2.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容易发火。研究显示,慢性压力可使人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情绪调节能力减弱。
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可能以情绪失控或过度愤怒作为表现之一。一些患者因无法表达内心痛苦,转而通过发脾气来释放情绪。
3.神经系统相关原因:
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边缘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脾气暴躁。额叶皮层的抑制功能下降时,人们更难控制冲动行为。
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血清素水平异常,被认为与情绪不稳定密切相关。
4.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长期睡眠不足会显著降低情绪管理能力。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更容易感到愤怒。
不良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咖啡因或酒精,可能诱发焦躁情绪。缺乏锻炼也会降低大脑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5.家庭及社会因素:
童年经历创伤或长期受到负面情感影响,可能导致成年后情绪易激化。
在人际关系或职场中长期积累的不满与压力,也可能通过发怒的形式爆发出来。
建议关注情绪变化的频率与强度,如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干扰,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