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学业压力:学业任务繁重或考试带来的紧张情绪会导致入睡困难。
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或白天发生了令人不安的事情,这些情绪容易在夜晚放大,影响入睡。
过度兴奋:晚间玩耍过度或观看令人兴奋的节目也可能使大脑处于亢奋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
2.生活习惯
睡眠时间不规律:如果平时作息不固定,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就很容易引发睡眠问题。
饮食问题:晚餐吃得过饱、不易消化,或食用了含咖啡因的饮料等刺激性食品,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看电视,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进而干扰自然的睡眠节律。
3.环境因素
噪音和光线:睡眠环境过于明亮或者周围有噪音干扰,会直接影响入睡。
温湿度不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者过小,也可能让身体感到不适,导致睡眠困难。
4.身体健康问题
生长痛:部分十一岁的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期,腿部或其他部位可能出现生长痛,影响睡眠。
疾病或药物影响:某些疾病,比如哮喘、过敏或胃肠道不适,都会引发夜间睡眠问题。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造成失眠。
内分泌变化:青春期早期的激素波动可能会对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
解决睡眠问题首先需要找准原因,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果持续存在无法入睡的现象,建议咨询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以便及时调整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