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后晚上睡不着是正常现象吗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午睡后晚上睡不着并不是非正常现象,主要取决于午睡时间的长度和具体睡眠习惯。如果午睡时间过长或接近傍晚,可能会干扰夜间的入睡。

1.午睡对身体的作用:

午睡可以缓解白天的疲劳,尤其是在下午1点到3点之间,人体的生物节律通常会出现一个能量低谷,这时短暂的午睡能够有效提升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午睡时间建议控制在10至30分钟,可以进入浅睡状态,有助于恢复精力而不会造成夜间失眠。

2.午睡导致晚上睡不着的原因:

如果午睡超过60分钟或者进入深度睡眠阶段,会削弱夜间睡眠的驱动力,延迟入睡时间。人体是通过累积清醒时的疲劳感来促进夜晚的自然入眠,如果白天睡太多,夜晚容易失眠。

午睡时间靠近傍晚时段,如下午5点以后,由于接近夜间睡眠时间,可能会打乱昼夜节律,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入睡困难。

3.睡眠总时长的调节:

成年人每天的总睡眠需求通常为7至9小时,午睡时间应计入这一总量。如果夜间睡眠较充足(如7小时以上),再进行长时间午睡,可能会破坏睡眠平衡。

对那些夜间无法获得足够睡眠的人群而言,例如5至6小时睡眠者,适当的午休可能不会显著干扰夜间作息,反而有助于缓解白天的疲倦感。

4.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生物钟有所不同。一些人适合小憩片刻即可恢复精神,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较长的午睡时间。因此是否影响夜间睡眠,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评估。

合理规划午睡时长和时机,是避免因午睡干扰夜间睡眠的重要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