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闭症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显现,表现为社交互动和语言交流的困难,以及重复性行为和兴趣的狭窄。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1.特征表现

社交障碍:无法正常理解他人的情感、意图或表情,难以建立或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例如,可能对与人目光接触不自然,或缺乏主动的互动行为。

语言和沟通问题:语言发育显著延迟,或即使具有一定语言能力,也会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方面遇到困难,如语调单一、缺乏对话的自然流畅性等。

重复性行为:表现为对某些动作、活动或物品的执着兴趣,例如重复摆弄玩具、固定按照某种方式安排日常活动等。

感觉异常:对声音、光线、味道或触觉等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强或过弱,例如对大声环境非常敏感,或者对疼痛的感知度较低。

2.病因和机制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类似病例的儿童患病风险更高。

环境因素:围产期并发症、母体感染、环境毒素暴露等可能增加风险。

神经生理学:脑部结构及功能异常(如额叶、颞叶和小脑)以及神经递质系统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自闭症的发病过程。

3.诊断和分型

自闭症的正式诊断通常依据行为标准,如DSM-5中的诊断标准,包括核心症状持续存在、明显影响社会功能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个广义概念,根据患者功能受限的轻重不同,可以分为高功能自闭症和低功能自闭症两类。

4.干预和支持

行为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主要的干预手段,可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来改善社交与沟通技能。

教育支持:针对个体化需求设计特殊教育项目,提高学习能力和生活独立性。

药物治疗:对于伴随症状如焦虑、注意力不足或癫痫,可适当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自闭症需要长期支持与干预,早期识别和综合管理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