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枢性镇咳药: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的咳嗽中枢,减少咳嗽反射。例如,右美沙芬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止咳药,被广泛用于缓解干咳。可待因也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但由于其属于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依赖性,因此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外周性镇咳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道,通过润滑和保护刺激的黏膜来减少咳嗽。这包括苯丙哌林,它通过降低气道对刺激的敏感性来达到止咳效果。
3.抗组胺药:某些抗组胺药也具有止咳作用,特别是对于过敏引起的咳嗽。例如,氯苯那敏可以帮助减轻由过敏导致的咳嗽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以减少气道炎症。
选择合适的止咳药需根据咳嗽的类型和病因进行。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获得专业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