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
流感等病毒感染常会导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并可能伴有发热、咳嗽等表现。
细菌感染如败血症,除了酸痛外,还可能出现高烧、寒战和精神不振。
2.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纤维肌痛:
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长期的极度疲惫感,无法通过休息缓解,可能伴有肌肉疼痛或关节不适。
纤维肌痛则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疼痛,触压时尤其明显,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
3.电解质紊乱:
钾、钙、镁等电解质水平失衡可能导致肌肉乏力与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心律异常或抽搐等症状。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疲劳感和肌肉酸痛。甲减患者还可能有怕冷、体重增加等表现,而甲亢患者则可能伴有多汗、心悸等症状。
5.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引起全身性酸痛和乏力。这些疾病通常伴有关节肿痛、皮肤损害或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6.贫血或营养缺乏:
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D、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乏力和肌肉疼痛,同时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头晕或骨骼不适。
7.药物副作用或毒物暴露:
某些药物(如降脂药)可能引起肌肉酸痛。重金属中毒也可能有类似症状,并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建议根据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的其他表现以及既往健康状况进行进一步评估,如必要可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