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具备消毒作用,为什么还能致癌

2025-04-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酒精在消毒中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但其摄入却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直接关联。酒精在体内代谢为乙醛,这是一种致癌物质。乙醛能够损伤DNA,并干扰细胞修复机制,从而增加癌症风险。酒精会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这些活性氧会损伤细胞结构和DNA,再次提高癌症发生率。酒精还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如雌激素,从而增加乳腺癌等激素相关癌症的风险。

1.酒精代谢:乙醇代谢为乙醛,乙醛是潜在的致癌物,会造成DNA损伤。

2.活性氧生成:酒精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进而导致细胞损伤。

3.激素水平影响:酒精可影响身体中的激素分泌,如增加雌激素水平,提高乳腺癌风险。

4.免疫系统抑制:长期饮酒可能削弱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抗癌细胞的能力。

5.营养吸收干扰:过量饮酒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削弱机体防御癌症的能力。

尽管酒精可以用于消毒外部环境,但其摄入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危害,包括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应适度或避免消费。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