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胆红素来源: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时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过代谢转化而来的。当红细胞过分分解或排泄受阻时,胆红素积累就会导致黄疸。
2.分类:黄疸可以根据其病因分为三类:
溶血性黄疸:通常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障碍,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阻塞性黄疸:由于胆道受到阻塞,使胆汁无法正常排出,比如胆结石、胆管肿瘤。
3.症状:除皮肤和眼睛发黄外,黄疸患者可能出现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和疲劳等症状。
4.诊断:通过血液检测、肝功能检查、B超或其他成像技术可帮助确认黄疸的类型和原因。
5.治疗:治疗方法依据黄疸的具体原因而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或者其他干预措施。例如,阻塞性黄疸可能需要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黄疸本身并非疾病,而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以确定背后的原因并指导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