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理因素:
食欲和饱腹感的调节主要由大脑中的下丘脑负责。有时,饱腹信号的传递可能出现延迟,导致即使胃部已经满了,但大脑尚未接收到停止进食的信号。
胃排空速度对于食物摄入也有影响,液体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更容易迅速离开胃部,让人感觉不到饱。
2.心理因素:
心情对食欲有显著影响。焦虑、压力、抑郁等情绪可能驱动过度进食,这是被称为情绪性进食的行为。
习惯和条件反射也可以促使人们在特定时间或场合进食,即使不感到饥饿,如看电视时吃零食。
3.环境因素:
社交场合和文化习俗也会产生影响。在聚会或家族聚餐中,为了促进社交互动,人们可能倾向于多吃。
一些食物(尤其是加工食品)经过设计,使其难以抗拒,从而刺激过量消费。这类食品通常含有高糖、高盐或高脂肪成分。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解释为何在没有饥饿的情况下仍然想要进食。长期的过量饮食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建议关注饮食习惯,调整饮食模式,确保饮食均衡,同时考虑寻求专业意见以改善这一状况。